瑜伽健身网
当前位置: 瑜伽健身网 > 热点 >

对剧版《三体》来说,“不改”也是一种“魔改”!

时间:2023-02-10 06:46:13 编辑:瑜伽君

经过几周的更新,动画版《三体》已经无人关心了。

刚开始还有很多观众吐槽一下,到后来都不追了,所以讨论的声音也就没了。

这个时候鹅厂的剧版《三体》突然定档上线,有点“逆势而上”的意思。

也就是在观众普遍不太看好的前提下,首播四集却立刻稳住了阵脚。

毫不夸张地说,鹅厂《三体》可能是最好的《三体》题材改编作品(不算《我的三体》)。

网飞版就算在特效上能更胜一筹,也绝不可能比这版更忠于原著——因为没有更贴合的空间了。

只不过导演讲故事的水平还是弱了点,开篇的多线叙事+人均谜语人的风格对路人很不友好。

“忠于原著”不是逐行照抄,因为对于《三体》的文本来说,“不改”也是一种“魔改”。

剧版《三体》可能是我看过的最忠实于原著的改编了。

还原到什么程度呢,我举个例子。

汪淼参加会议的时候,拿到了一份A4纸打印的自杀科学家名单。

上面有中文名也有英文名,杨东的名字赫然在列。

初看这里有一种极不协调的感觉。

各国军方参加的会议,名单至少得中英文对照吧。

现在呈现的效果却是非常粗糙的,有点像道具组偷懒的样子。

我特意翻了小说,才发现原来书里就是这么写的。

书里说,汪淼抽出文件中最上面的那张纸,是用大号字打印的,名单显然拟得很仓促,中文和英文名字都有。

这一个例子就知道电视剧拍得有多仔细多还原了。

不止是这里,剧中很多场景和对话就是原封不动从书里扒下来的。

书迷看这部剧,仿佛就是书页上的文字活了一般,兴奋之情自然难以言表。

聊动画版《三体》的时候,苏莫曾说,其实《三体》也不难拍。

只要把原著的语言“翻译”成画面几乎就能成功。

剧版《三体》正是这样做的。

加上第一部《三体》的设定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。

如果把那些科幻脑洞都拿掉,这本书几乎是可以当成惊悚悬疑故事来看的。

案件抽丝剥茧,有些地方还惊悚恐怖,拍摄难度相对于后两部是最小的。

这也为剧版的逐行抄袭式拍摄提供了便利。

可以看得出主创都是书迷。

名场面层出不穷,还原得都很到位。

剧中大段的科学原理和对话,主创都将其视觉化表现,以降低理解难度,这是非常贴心的做法。

再配上非常贴脸的选角,都很靠谱的实力派演员,保证了表演层面的质量。

相对于流量明星来说,《三体》中的演员都是专业的。

不说演技炸裂那么夸张,至少看起来很舒服,没有出戏和尴尬。

虽不是什么高难度的要求,但现在的剧集能做到的也不算多。

普遍认为常伟思和史强的选角有点奇怪,但在剧中这种感觉并不强烈。

常伟思说白了就是介绍流程的NPC,不算重要,存在感也不强。

于和伟版的史强跟书中是不太一样的,从外形到性格。

但我觉得他演的大史是成立的。

并不一定说演员跟原著的描述一模一样才算成功。

只要这个角色处在那个位置,他的行为和动机能自圆其说就没问题。

人设一以贯之不崩塌,就是成功的塑造。

然而还是能看出来剧组是有点穷的。

质感不够精致,特效有些粗糙,尤其是后边几集的预告,感觉“三体游戏”的段落有可能崩坏。

可是,咱就说主创能利用有限的资源,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剧本改编和拍摄,就是值得鼓励的。

很多时候你的真诚是透过字里行间,从细节里展现出来的,观众是能感受得到的。

剧版《三体》在众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,做到了。

张番番的电影版《三体》于2017年5月26日开机,后来无限期推迟,我想我们是等不到这个版本了。

剧集的热映不知道会不会给电影版一些信心?

毕竟似乎不需要太复杂的电影特效,也能讲好第一部的故事。

动画版本的三体是2022年12月压轴上线的。

跳过第一部本来是很聪明的策略,不但避开了敏感内容,还直接进入“面壁计划”这个高潮段落。

另外动画版的优势就是可以天马行空,如果从“探案”开始叙事有些浪费,而直接进入《黑暗森林》则是扬长避短的做法。

没想到这个成功概率最大的版本居然扑街了。

但凡别魔改得太离谱都不至于有现在的口碑。

刚好剧版《三体》与动画版接力上线,对比下来看就实在太丢脸了。

尤其是发现了观众的要求并不高啊,动画版要是踏实点可能就成了。

网飞版《三体》苏莫也不看好。

我怀疑西方读者能不能真正读懂《三体》。

再看看好莱坞改编亚洲IP的前科,几乎都是抓不住精髓的离离原上谱。

而从公布的选角来看,这版必定也会做许多“本土化”改编。

然后选取书中最刺激的段落自由发挥,把《三体》完全变成一部美剧。

唯一能超过鹅厂《三体》的可能就是特效了。

希望随着第一季的好口碑,第二季能加大投资,好好拍摄《黑暗森林》。

2020年6月,十月文化宣布承制真人版《三体》电影,由《大圣归来》和《深海》的导演田晓鹏执导。

对于这个版本我是谨慎期待的,一个是各种版本轮番轰炸,田晓鹏版《三体》真的完成的时候,大家还有这样的热情吗?

再有田导的实力有待检验,看完《深海》的成色,也许能更好的调整预期。

最后来说说剧集的缺点。

尽管就已上线的几集来看,原著粉粉狂喜,可是《三体》的毛病并不少。

最大的问题跟最大的优点一样,就是“忠于原著”。

还是以第一集会议上的自杀科学名单举例。

A4纸的名单,中英文名字都有,明明原著里就这么写的,为什么看起来就很奇怪呢?

首先我觉得名单准备得可以仓促,但至少放个文件夹还是应该的。

再有科学家名单上,是不是也该有点其他的信息,比如年龄、性别、供职机构、研究领域?

没有这些信息如何让参会人员寻找规律?

单纯的几张纸的名字发给各国军方意义何在

仿佛就只是为了让汪淼认出杨东的名字。

这就是“不改也是魔改”的例子。

影视与小说的题材太不一样了,完全照着拍摄就可能出现这种不协调的画面。

更何况这是《三体》。

这套书非常难改编,因为它的叙事结构与影视作品完全不同。

《三体》小说的很多爽点不在于画面感,而是藏在了科幻脑洞中。

有时候要通过对话和烘托,通过背景解释来达到震撼的效果。

这就不是像素级“抄袭”原著所能达到的了。

特别是第一集,多线叙事加上红岸基地莫名其妙的闪回,对路人观众是非常不友好的。

当我想象自己是没看过原著的观众,发现我是看不进去电视剧的,甚至很快就想弃剧。

而读小说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感觉。

《三体》第一本书在汪淼经历恐怖倒计时、红岸基地往事、和三体游戏之间反复切换,已经不太好读了。

但至少阅读的过程中,每一处我都是能看懂的。

剧集则是一开头就故弄玄虚,人均谜语人。

明明可以更高效地交代背景进入主线,电视剧非不这么做,本质上跟动画《三体》一样,把更广阔的没读过《三体》小说的观众给抛弃了。

后边几集线索收束后相对来说好了很多,至少叙事是清楚的。

但却又犯上了国产剧注水的老毛病。

除了一惊一乍地反复强调“物理学不存在了”意外,信息量少得惊人,砍掉一半篇幅应该会更加紧凑好看。

最后苏莫再来总结几句,对于非书粉来说,看剧集版《三体》可能还是有点吃力的。

甚至即便你看了进去,也很可能觉得《三体》不过如此。

倒不如了解一下出场人物,带着剧中演员的脸回去读原著,也许更容易看进去。

对原著党来说,你可能会很喜欢这版《三体》。

而且在很长时间内,这可能都是最好的一版《三体》改编了。

最新内容